很多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时,往往无法接受。这时医生如何将“坏消息”告诉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联邦法律规定,病人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医生不能以任何理由隐瞒病情,病人对自己疾病的知情权将使他可以充分安排自己剩余的时间,处理好财产、遗嘱及其他相关事宜。在美国,85%以上的医学院校在第一年就设有医患沟通课程(必修课),把和患者沟通当作一门学问。
有的人在患重病后,因为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不清楚医生的后续治疗和疗效,或期待值过高,或走向另一极端,陷入极度悲观之中而放弃治疗,病人迟早会知道自己的病情,越晚告诉病人越被动。患者及其家人,得到真实详细的病情后,才会决定是否接受治疗计划。因此,如何尽快告诉病人或家属真实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美国,医生在告知病人坏消息之前,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消息会困扰病人吗?病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自己应该如何应对?确认这些问题后,医生一般会直接将真实的病情告诉病人及其家属,目的是让病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诊断、预后、治疗手段,并向其讲述现有不同治疗手段的优缺点、药物的作用等。医生对病人进行问诊一般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以上。在这个过程中,让患者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你虽然得了重病,但我们有很多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像你一样的患者,但是在接受了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后,得到了治愈,我们会采取最适合你的方案进行治疗,所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
有效地跟病人沟通是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的关键途径。如果这样传达坏消息给病人,病人不但会感受到医生的责任心,而且会很了解自己的病情,感到自己不会被时间抛弃,从而对医生产生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调查发现,医生与病人交谈时,病人当时仅能记住医生所说内容的50%—60%,而几周后只记得45%—55%。因此,医生首先要弄清病人是否能理解并记住医生所传达的信息。医生在向病人或家属讲解病情或注意事项时,应用最简单的语言,避免使用太多专业术语,不要闪烁其词,避免因不恰当的解释而让病人感到害怕。也不要过于轻描淡写,造成病人对特殊治疗或检查过于轻视,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后抱怨医生。医生还要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期待及对病情的了解程度,鼓励他们多提问。
除了在学校开展医患沟通技能教育,医院还专门建立病人交流中心,帮助医生给病人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服务,如通过病人的自身情况(包括病情、情绪、预后、治疗方案等)帮助其了解病情并提出指导意见,同时允许病人参与制订治疗方案。
病人获取病情和指导都依赖于医生,如果能在医生的帮助下,充分而客观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并了解治愈的机会、诊治过程及解决方案,则有可能走出绝望,取得最大疗效。
相关阅读:
病房设立医患沟通协调员的实施方法与效果评价
医患沟通技巧
和谐医患:九成受访市民认为发生**沟通最重要
重构医患关系比处置医闹更重要
志愿者,将成为医患“润滑剂”?
那些年,不懂沟通的名医们
暴力之下,请听听医生们的呐喊
美国医学院开医患沟通必修课 学讲坏消息
急诊科医生眼中的医患沟通
一位医生反思:为什么医患沟通永无止境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