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重构医患关系比处置医闹更重要

重构医患关系比处置医闹更重要

2014-04-04 09:46 阅读:2319 来源:陕西传媒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时至今日,中山已经实现24个月无医闹。近年来,全国各地医疗**引发伤医、杀医事件频见报端,在此背景下,中山如何做到杜绝医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采访团近日前往中山采访,解读中山处置医闹的工作机制。中山副市长、市**局局长谭培安说,处理医闹的思路

    时至今日,中山已经实现24个月无“医闹”。近年来,全国各地医疗**引发伤医、杀医事件频见报端,在此背景下,中山如何做到杜绝“医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采访团近日前往中山采访,解读中山处置“医闹”的工作机制。中山副市长、市**局局长谭培安说,处理“医闹”的思路从过去的“闹后被动处置”,转变成为“防闹主动作为”。(4月1日《南方都市报》)
 


    由“闹后处置”,转变为“闹前防范”,这种关口前移的处置“医闹”模式,力助中山实现24个月无“医闹”,当成全国各地可研范本。然而,实施“中山模式”,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将医院纳入公共场所进行治安管理。否则,不仅“闹前防范”纸上谈兵,而且“闹后处置”也将难有作为。正因为如此,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呼吁“将医院纳入公共场所治安管理范围”。

    医院等医疗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医疗服务,人员来往频繁,身份关系复杂。特别是,医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稍有不慎,医患之间就可能会发生“摩擦”,轻则产生医疗**,重则引发暴力伤医事件。可见,医院不仅是公共场所,而且是安全风险较高的公共场所。无论是从维护正常医疗服务秩序,保障医生安全和患者权益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维护公共安全的大格局考量,将医院纳入公共场所治安管理范围,显得刻不容缓。而“中山模式”的成功,就是一个有力佐证。

    目前,中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处于全世界较低水平,暴力伤医也已达到史上最为严峻的时刻。因此,将医院纳入治安管理,不能停留于人大代表的呼吁,更不能满足于一些地方的“自选动作”。应将医院等医疗机构,列入《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界定的公共场所,依法进行治安管理。同时,制订《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定**部门有权预防医疗机构里的犯罪,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特别是应将医院等医疗机构,定性为特殊行业,进行重点盯防,对于暴力伤医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快速予以处置和打击。

    然而,将医院纳入公共场所也好,推行“中山模式”也罢,均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医闹”事件的发生。必须承认,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戾气。当今社会之所以有人抱有“仇医”心结,心存“伤医”戾气,医患关系日益恶化,与部分医院管理缺位,及一些医生技术粗糙、服务态度差、甚至医德丧失等脱不了干系。为此,今年“两会”,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六处重要修改之一,写进了**总理的**工作报告。

    可见,重构医患关系,比处置医闹更重要。患者到医院看病,不仅能得到高水平的诊疗,还要享受到如家人般的温馨服务。这就要求医院应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理念,贯穿到医院的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创新与丰富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把亲情和爱心融入医疗服务全过程,实现医患之间零距离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标准。使患者在医院享受到朋友式的照顾、亲人般的关怀,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有效地缓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压力,更加专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医院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和更大的亲和力。

    相关阅读:
    病房设立医患沟通协调员的实施方法与效果评价
    医患沟通技巧
    和谐医患:九成受访市民认为发生**沟通最重要
    重构医患关系比处置医闹更重要
    志愿者,将成为医患“润滑剂”?
    那些年,不懂沟通的名医们
    暴力之下,请听听医生们的呐喊
    美国医学院开医患沟通必修课 学讲坏消息
    急诊科医生眼中的医患沟通
    一位医生反思:为什么医患沟通永无止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