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呼吸科医学进展 > 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新进展

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新进展

2013-11-06 22:21 阅读:1486 来源:生物谷 责任编辑:古金
[导读] 中科院 高福课题组在对引发此次H7N9流感的病原研究方面做出了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利用反向遗传和结构生物学手段回答了该亚型病毒跨种传播和耐药机制的问题, 在H7N9亚型流感病毒重要囊膜蛋白的结构和特性研究方面做了重要而出色的工作。

    今年2—3月间,在我国上海和安徽两地首先发现人感染禽源H7N9病毒的病例。在此之前,H7N9亚型流感病毒是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只在禽类中间传播,且不引发疾病,并未见跨种间传播给人的先例。这种新亚型的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据介绍,神经氨酸酶是达菲、瑞乐沙等抗流感药物的靶点。由高福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对“安徽株”和“上海株”具有代表性的H7N9的NA进行对比分 析,发现这两种N9在关键位点294位氨基酸(N9序列编号)存在差异,安徽株N9的第294位是精氨酸(R),而上海株N9的第294位是赖氨酸 (K)。该位点对于天然底物和抗流感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结合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证明带有K294的N9蛋白活性比R294的N9低,并且影响病毒复制。更重要的是,K294突变会导致对达菲、瑞乐沙、帕拉米韦和拉尼娜 米韦等多种临床用流感病毒NA抑制剂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研究人员通过解析两种N9与四种抑制剂的晶体结构进一步阐明了其耐药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强调,尽管以上海株为代表的流感病毒(带有K294)对常用NA抑制剂产生耐药,但是这种突变对病毒复制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其并不能成为感染人的主流病毒。因此,达菲等常用抑制剂依旧可用于H7N9的临床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袁国勇教授对高福课题组在H7N9流感病毒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细胞研究》同时发表袁国勇的评论文章称:“中科院 高福课题组在对引发此次H7N9流感的病原研究方面做出了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利用反向遗传和结构生物学手段回答了该亚型病毒跨种传播和耐药机制的问题, 在H7N9亚型流感病毒重要囊膜蛋白的结构和特性研究方面做了重要而出色的工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