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先发后审”利于科技论文创新

“先发后审”利于科技论文创新

2014-02-11 10:40 阅读:1299 来源:桃李网 责任编辑:林晓枫
[导读] 在10月11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建设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运营10年来,在线注册用户已达32万余人。网站发表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并提供论文全文免费下载。我国学术论文发表机制中期刊数量少、周期长、刊发难等瓶颈问题正

    在10月11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建设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运营10年来,在线注册用户已达32万余人。网站发表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并提供论文全文免费下载。我国学术论文发表机制中期刊数量少、周期长、刊发难等瓶颈问题正在逐渐***。

    现象:科研论文发表难,致优秀论文外流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论文发表困难,学术交流渠道不畅,既不利于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也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说。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作者发表的SCI论文中绝大部分投向了国外期刊。据统计,2007年中国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SCI论文数量,比2004年增长近一倍,而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论文增长不到40%。

    相关专家表示,在重视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核心期刊的“指挥棒”下,科研人员为了应对各种考核评价,研究生为顺利获得学位,发表论文已不仅仅是为了学术交流,而且投稿往往首选国外高影响力期刊,造成优秀稿件外流。“这不仅是对科技资源的双重浪费,也从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控。”负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运营工作的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处长万猛说,“中国想成为创新大国,必须拥有自己的、开放的、免费的科研论文发表及共享平台。”

    原因:评价不合理导致科研异化


    2010年中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显示,科研评价导向失当导致我国优质论文大量外流。

    李志民回顾说,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尚未建立学术评价机制,行政部门说谁研究好就把科研经费给谁;到80年代,鉴定评审会如雨后春笋,“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同行评价之风开始盛行;90年**始比论文数量,2000年以后开始从数量转向所谓质量,开始注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引用量,科研论文成了评估个人学术能力和大学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甚至成为科研人员的“唯一追求”,导致国家资助的科研成果不是先在国内同行中交流,论文资源绝大部分掌握在国外几家出版集团手上,很多优秀论文首先用英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而后再由图书馆等机构花高额费用批量买回供国内学者检索阅读。

    李志民认为,科研论文只是科研的副产品,是用作学术交流的,但现在简单、量化的评价导向使论文偏离了本来的用途,导致了科研的异化,忽略了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和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不仅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导致科研的投入产出不够理想。

    对策:改变传统论文发表方式

    为改变我国论文评审发表周期长、发表量不足、易滋生学术不端等问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03年成立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率先推行“先发表后评审”机制,将科技论文发表时间从半年甚至一年的周期缩短至7天。依托6万多名的专家资源库,由计算机随机遴选专家进行评审,再借助在线登记的32万名科技工作者,进行同行监督,肃正学术风气。该网站成立之初每月仅50篇来稿,目前每天来稿至少150篇。

    “网站为科研论文提供新成果第一时间发布的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成果交流,避免了科研经费的浪费。”李志民说,“万余名工作在一线的评审专家为论文的学术质量提供了公正的评判,后审模式也从根本上杜绝了评审期间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保证优秀文章的高关注度。”

    此外,网站将科研新成果统一快速发布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文献计量和同行评审界定一篇真正优秀的论文,打破现有评价机制,让科研工作者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

    李志民指出,通过互联网发表论文,既没有传统学术期刊的门槛,也没有通过发表论文进行职称评定的功利,不仅解决了科研人员论文发表难、学术交流渠道窄的问题,也有助于保护自有知识产权、推动版权更新、促进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大量原发的真知灼见将会不断生成,从长远看将促进我国科研水平和论文发表质量的提升。”

    相关阅读:
    论文过度发表影响科学创新?
    Nature:中国成世界第三大论文生产国
    “先发后审”利于科技论文创新
    不唯论文,多元评价鼓励创新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创新使科研更加开放
    李毅中:创新的目的不是博士论文和成果评奖
    中国的论文造假已达到产业规模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