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全球至今为止的十大医学奇迹

全球至今为止的十大医学奇迹

2013-12-17 10:16 阅读:18627 来源:千龙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人类不断进步,医学也在随之发展。今年,美国《读者文摘》评选出了不容错过的10大医学新奇迹,一起来看看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吧。 1. 打印组织代替移植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乔丹.米勒表示,借助先进的3d生物打印技术,膝盖软骨、心脏瓣膜、肌肉组织和皮

    人类不断进步,医学也在随之发展。今年,美国《读者文摘》评选出了不容错过的10大医学新奇迹,一起来看看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吧。
 


    1.“打印组织”代替移植。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乔丹.米勒表示,借助先进的3d“生物打印技术”,膝盖软骨、心脏瓣膜、肌肉组织和皮肤等都可以直接打印出来。这种技术利用捐献干细胞制造出的特种“生物喷墨”和特种胶为原料。虽然目前只能打印出人体组织薄膜,但科学家希望,以后连皮肤、骨骼、肌肉、软骨甚至肾脏和膀胱都能打印出来。长期目标则是利用患者自体细胞打印出所需器官,既不用长期等待器官移植也无需服用抗排异反应药物。
爱爱医相关阅读:
    Organovo:实现3D打印技术打印出部分肝脏
    3D打印制作人工气管:未来或可制造任何人体器官
    利用原始细胞打印一双“可再生”的跑鞋
    打印***"肝"、"肾"并进行移植并非南柯一梦
    3D打印器官有望植入体内
    国内首台生物3D打印机诞生
 


    2.心肺复苏术更简单。身材较小的人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时,很难达到60公斤的胸腔按压力度,从而很难使患者复苏。芝加哥大学教授达娜??埃德尔森博士最新研究发现,身材娇小的救援者站在凳子上可加大心肺复苏按压力度,使按压深度增加1厘米。研究发现,按压深度增加半厘米,患者恢复心跳的几率就会增加一倍。
爱爱医相关阅读:
    心肺复苏持续时间与院内心跳骤停患儿转归密切相关
    心肺复苏顺序已经改变
    我国心肺复苏的近10年研究进展
 


    3.认知障碍症可早治。三项大规模试验正在测试全新的认知障碍药物,这能使高危患者在症状出现前一年即能得到提前治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会长布鲁斯??辛伯格博士表示,认知障碍症预测越早,药物治疗效果就越好。
爱爱医相关阅读:
    美研究证明DHA不能缓解老年认知障碍
    尼古丁有望用于轻度认知障碍
    35%的多发性硬化症患儿伴有认知障碍
    咖啡好处多:研究显示咖啡对认知障碍有益
 


    4.微博帮助发现公共卫生问题。2010年海地发生霍乱,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比官方数据提前两周。目前研究人员正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向公众发布公共卫生信息,通过gps定位系统跟踪微博发送具体地点,可实时发现流行病爆发密集区域,对流行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爱爱医相关阅读:
    重症病人不辞而别 医院微博寻人并附送药方
    医生网上开微博看病,南京“108将”各显神通
    网友热衷微博”看病“
 


    5.“射频魔棒”彻底杜绝手术纱布遗留。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金洪珍(音译)表示,手术后异物遗留患者体内轻则导致感染,重则导致死亡。如今利用射频技术可以防止手术后异物遗留问题。纱布等手术物都带有米粒大小的可发射信号的微型装置,手术缝合之前,利用“射频魔棒”探测患者身体,即可发现是否有异物残留。
爱爱医相关阅读:
    一块代价250万美元的医用纱布
    剖腹产后腹痛9年 竟是纱布遗留腹中
    泸州一农民疝气术后腹藏纱布痛3年
 


    6.“超级疫苗”识别癌细胞。梅奥诊所和佐治亚大学合作研制的一种极具潜力的超级疫苗(muc1蛋白质),可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特点,当细胞发生癌变的时候,就会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糖模式。一旦该疫苗提醒免疫系统该糖变成一种威胁时,患者自体免疫系统就会摧毁癌细胞而不会伤及健康细胞。
 


    7.社交网站推广器官捐献。去年,“脸谱”社交网站推出新服务,用户除了分享照片和音乐之外,如今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分享器官捐献信息。6个月时间内,超过40万用户承诺器官捐献。
爱爱医相关阅读:
    中国器官捐献信息年内全国联网
    9岁无偿器官捐献者去世后惠及5名患者
    中国依赖死囚捐献器官移植的时代将结束
    医生担保患者做手术,患者母亲以捐献遗体回报
 


    8.人体细菌基因图为抗病助一臂之力。经过5年的艰辛努力,来自8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数百名美国科学家最终成功绘制首张人体细菌基因图。科学家表示,该项目试图发现人体内所有无形及自生的细菌,以促进入类的健康。
爱爱医相关阅读:
    哈佛大学科学家对细菌基因组编码进行了重新编写
 


    9.肠癌筛查将更加简便。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更加简便的试验性肠癌筛查法可更有效地筛查出肠癌及息肉,该方法即将取代令患者畏惧不堪的肠镜检查。新方法可识别两种dna癌症标志物,结合便血检查,肠癌诊断准确率可达98%,肠道息肉检查准确率为57%―83%。
爱爱医相关阅读:
    结直肠癌筛查的时代已经到来
    结直肠癌筛查有助降低远期死亡率
    超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未行肠癌筛查
 


    10.医生承诺做“保健楷模”。美国发起一项全新的“向患者承诺运动”,目前已经有全国57个医疗机构响应。承诺内容包括:“我将坚持平衡营养膳食”,“我会定期运动”,“我将消除个人压力,关注心理健康”等。研究发现,饮食不良或不爱锻炼的医生也很难鼓励患者保持健康习惯。
爱爱医相关阅读:
    胡大一:中国的健康要从医生做起,发挥示范作用
    医生猝死频发,谁来守护医生健康?
    高负荷工作量大 医生健康怎么办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