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医生担保患者做手术,患者母亲以捐献遗体回报

医生担保患者做手术,患者母亲以捐献遗体回报

2013-09-29 10:33 阅读:1877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 作者:陈*章 责任编辑:陈文章
[导读] 为及时救治患者,医生拿出工资卡作担保,给患者顺利实施了手术。为感谢医生的救命之恩,病人的母亲欲在百年之后捐赠遗体给医院做医学研究。这感人的一幕,就发生在西安市红会医院。

    为及时救治患者,医生拿出工资卡作担保,给患者顺利实施了手术。为感谢医生的救命之恩,病人的母亲欲在百年之后捐赠遗体给医院做医学研究。这感人的一幕,就发生在西安市红会医院。
 


    “拿我的工资卡作担保

    先给病人做手术再说”

    3月25日,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郭华和往日一样正坐在办公室里值班,这时科室的主治医生许正伟敲开了办公室的门。“主任,我这刚来了一个病人,病情是骶骨骨折并发骶神经损伤,病人已经耽误了4个多月了,如果再不及时手术将来可能会落下残疾。”许正伟说,这位病人有点特殊,来自咸阳农村,母亲为了给28岁的儿子看病,早已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如今面临好几万元的手术费,这个家庭一时是凑不齐的。“我想拿我的工资卡作担保,先给病人做手术再说。”许正伟说。

    听了许正伟的话,郭华来到病房看了患者的伤势后,当即表态说:“走,我们一起去医务科作担保。”随后,二人将各自的工资卡交到了医务科。

    26日,手术进行得很成功。4月8日,病人出院前,他的母亲刘雪琴将所欠的7万元医药费,一分不差地交到了许正伟手中,并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患者母亲捐献遗体

    医生说这还是第一次遇到

 


    7月中旬的一天,许正伟的手机接到了一个来自咸阳的电话,“许医生你好,我是刘雪琴,真的很感谢医院和你救了我儿子,我想在我百年之后将遗体捐给你们医院做医学研究,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听到这样的话,许正伟一时给惊住了,因为在他8年的职业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到病人用这样特殊的方式表达感谢。

    9月下旬,刘雪琴将一份自己起草的“遗体捐赠声明书”送到红会医院。昨日,记者见到这份声明书,上面大致写着:“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医护人员,感谢医院无私的天使精神,我自愿在去世后将遗体用作器官移植或者医院研究。”落款为刘雪琴的亲笔签名。

    科室主任郭华告诉记者,刘雪琴来的时候他也劝过对方,大可不必用这种方式表达感谢,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本职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刘雪琴却执意要在百年后捐献遗体。“我干了20多年的医生,患者家属表达感谢的方式有送锦旗的,有写感谢信的,还有叫媒体报道的,但捐献遗体还是第一次遇到。”郭华说,医院接受了刘雪琴的这份“感谢”.随后,他们会和有相关资质的西安医学院取得联系,等刘雪琴在正式的遗体捐赠书签上字,在她百年之后遗体处理方式就会如她所愿。

    “我虽然没有文化

    知恩图报的道理还是懂的”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刘雪琴,谈起她捐赠自己遗体的动机时,49岁的刘雪琴说,自己是个农村妇女也没有什么文化,家里的收入就靠几亩苹果园,自从儿子因车祸伤了骶骨,她在咸阳给儿子就医期间就已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如果儿子无法及时手术,将来可能会残疾。“我虽然没有文化,知恩图报的道理还是懂的,医生救了我娃一命,我就要报答人家。我一个农村妇女,也没啥能给人家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给医院,给需要的人或者医院做研究,这样我心理也就安宁了。”刘雪琴说。

    对于刘雪琴捐赠遗体的事情,她的女儿郭女士告诉记者,农村人比较讲究死后入土为安,得知母亲的想法后,不光是家里人,甚至村里人也劝过母亲,但都无济于事。“有人还给我们说,你母亲是不是疯了。”郭女士说,起初他们家人在感情上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这几个月来,母亲仍然态度坚决,最后家人只好遂了母亲的心愿。“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这是用实际行动给我们深深地上了一课。”郭女士说。‘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