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血液科医学进展 > 把握CKD贫血治疗的三个基本环节

把握CKD贫血治疗的三个基本环节

2012-04-27 09:53 阅读:6460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尤其是透析患者最常见、也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临床研究表明,贫血常常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CKD患者的预后。 CKD患者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补充红细胞生成**剂(erythr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尤其是透析患者最常见、也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临床研究表明,贫血常常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CKD患者的预后。

    CKD患者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补充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如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达依泊汀α等;
    ②积极补铁,保证造血原料的供给;
    ③发现并纠正各种促进或影响CKD贫血的其它因素(各种炎症、感染、出血、代谢性酸中毒、卡尼丁缺乏、蛋白营养不良等)。

    总的说来,正确应用ESA和铁剂,是CKD贫血治疗的基础或基本措施,但并非全部内容,有时甚至疗效甚微,说明仍有“第三者”(其它因素)的参与。近年来,在ESA、铁代谢与“其它因素”的研究方面均有不少新的进展。及时了解这些进展,正确指导CKD贫血的治疗,对提高CKD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CKD贫血治疗的目标值,正确、规范地应用ESA

    治疗的目标值关于肾性贫血治疗的目标值,EBPG认为Hb应>110g/L,对无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者未设定Hb上限。近期,2007年美国K/DOQI指南认为Hb应达110~120g/L,不宜超过130g/L。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共识(2010年修订版)Hb靶目标值也为110~120g/L。综上所述,Hb目标值>110g/L已成共识,若低于此值,患者生活质量差,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率增加。至于Hb目标值上限,目前认为不宜>130g/L,否则,威胁生命的不良事件风险可能会显著增加。新老ESA产品的不同特点目前已知的ESA主要有三类,其中前两类已应用于临床:
    ①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目前最常用,已经在临床应用20余年;
    ②长效ESA:包括达依泊汀α(分子量37,000)和持续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动剂(continuous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activator,CERA)等;
    ③口服型ESA:如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稳定剂(stablizers)或HIF脯氨酰羟化酶(PHD)抑制剂FG-2216和FG-4592,在完成临床试验后可能上市。

    ESA治疗的不同阶段ESA治疗可分为矫正期(为Hb上升时期)和维持期(Hb达标后)治疗。以rHuEPO为例,矫正期的初始用量,应根据患者的Hb水平、Hb目标值、Hb增长速度及临床状况来决定,可选择皮下或静脉给药。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一般为50~150IU/(kg.w),以Hb每月上升10~20g/L为目标。rHuEPO给药频率取决于CKD分期、临床状况、有效性、ESA类型,低频率给药更方便,尤其对于非血液透析患者。rHuEPO的半衰期较短,通常应每周给药2-3次,维持期每周给药1-2次。

    长效ESA制剂长效ESA制剂达依泊汀α是一种由1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并含有5条以N末端相互连接的寡糖链比rHuEPO增加了2条糖链,其刺激红细胞生成的机制与内源性EPO或rHuEPO相同,但它的半衰期比rHuEPO长2-3倍,治疗作用要持久得多。达依泊汀α使用比rHuEPO更方便简捷,大多数肾衰病人一般只需每2周甚或3-4周注射一次。持续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动剂(CERA)是另一种新型长效ESA制剂,每2-4周皮下注射一次即可维持血红蛋白水平稳定。

    二、把握CKD患者铁代谢状况,合理、规范应用铁剂

    近十几年来,人们在检测、认识CKD患者铁代谢状况方面已经取得不少进展,这些进展既促进141了EPO的合理应用、降低了EPO的剂量(约降低50%左右),又提高了EPO的疗效。研究表明,大部分CKD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铁储备不足和/或铁的利用障碍是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或ESA反应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功能性缺铁”更常见CKD贫血患者缺铁表现有两种形式,即“绝对缺铁”和“功能性缺铁”。血清铁蛋白(SF)反应铁储存状况,而转铁蛋白饱和度(TS)则反应循环中可利用铁的水平。一般建议CKD血透患者SF的水平为200-500μg/L,TS的水平以30%-50%为宜,可供参考。近年有的学者认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iculocyte hemoglobin content,CHr)和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hypochromic red blood cells,PHRC,%HRC)可较好反应机体功能铁的状况;但目前国内检测%HRC和CHr尚不普遍,经验也少。

    何种方式补铁更有效近年研究表明,由于口服铁剂生物利用度较差,故ESA治疗的血透患者要达到Hb靶目标(11-12g/dl),大多数均需定期静脉补铁。静脉补铁后,铁剂与转铁蛋白结合后,可迅速供给骨髓造血;这样不仅可较快发挥ESA的作用,而且可降低ESA的剂量(减少30%-50%),从而节约医疗开支。目前临床使用的静脉铁剂主要有蔗糖铁(氢氧化三铁蔗糖复合物)、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铁等,其改善贫血的疗效相似,但不同铁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不同,以蔗糖铁安全性最好。

    如何评估补铁效果接受ESA和铁剂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评估补铁效果。一般来说,如效果满意,则SF及TS水平宜每3个月评估一次,并按维持剂量补铁。如效果欠佳,则每个月评估一次补铁效果,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必须小心防止铁负荷过度。2006年K/DOQI指南以及后来的国内外CKD贫血治疗指南,都强调铁蛋白>500ng/ml时即不推荐使用静脉铁剂。此外,还必须注意以下细节:
    ①使用静脉铁剂时,至少要停用静脉铁一周再抽血检测铁代谢指标。
    ②人体每日的TSAT水平会在较大范围地自然变动,因此一次TSAT检测结果很难准确反应体内功能铁状态,TSAT应该多次检测然后综合分析。
    ③铁状态检测结果必须与Hb上升情况及ESA使用剂量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指导铁剂治疗。

    三、识别并纠正“其它因素”的参与,在治疗中少走弯路

    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促进或影响CKD贫血的其它因素,如各种炎症、感染、出血、代谢性酸中毒、卡尼丁缺乏、蛋白营养不良等,也是CKD贫血治疗中常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临床研究发现,不少功能性缺铁患者存在网状内皮系统铁阻滞(即铁的释放障碍),表现为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而铁蛋白则正常甚至明显升高,此时即使静脉补铁,这些患者的贫血也难以改善,且可能导致机体铁负荷超载。目前已初步认识,在铁代谢异常尤其是功能性缺铁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因素之一,就是铁调素(Hepcidin)的参与,缺铁、贫血和缺氧均可抑制铁调素的表达,而炎症则可刺激铁调素的增加。由于多数CKD患者(包括血透和腹透患者)可能存在某种炎症状态和异常高表达的铁调素水平,故可考虑将铁调素作为CKD患者功能性缺铁的一项指标,或把降低高水平铁调素作为一项治疗目标。但目前有关CKD患者体内铁调素表达过程的研究相当有限,铁调素拮抗剂对缺铁和贫血的防止有何重要价值,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