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5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理用药] 超经典、超新抗真菌药物分类及区别!(值得收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2-8-1 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的大量使用,以及器官(骨髓)移植、医疗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开展,深部真菌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越来越重要。
今天主要介绍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

一、全身用抗真菌药物

制霉菌素,口服吸收很差,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念珠菌病。
特比萘芬、灰黄霉素,口服主要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皮肤、毛发及指甲)。

二、抗真菌药药物作用机制


1.真菌细胞壁合成抑制剂
β-(1,3)-D-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刺白菌素类(米卡芬净、卡泊芬净)主要通过抑制β-(1,3)-D-葡聚糖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因为人类细胞没有细胞壁,刺白菌素类的相对没有毒性。

2.细胞膜稳定性抑制剂
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发挥抗真菌作用。

两性霉素B的抗真菌作用以及毒性均与损伤细胞膜有关。
幸运的是,两性霉素B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结合力,是与人体细胞膜上胆固醇的结合力的500倍。

3.麦角甾醇合成抑制剂

三唑类(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主要通过抑制微粒体酶14-α-甾醇去甲基酶,从而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丙烯胺类(特比萘芬、布替萘芬)主要是通过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麦角甾醇前体羊毛甾醇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4.真菌核酸合成抑制剂
嘧啶类(氟胞嘧啶)在真菌细胞内转化为5-氟尿嘧啶,通过抑制核酸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三、抗菌谱
氟胞嘧啶对隐球菌、念珠菌有较强的作用。
因为氟胞嘧啶可迅速产生耐药性,临床上主要是与两性霉素B合用治疗严重的真菌感染。
常用抗真菌药的抗菌谱见下表。
注意:米卡芬净、卡泊芬净、阿尼芬净的抗菌谱相同。


四、抗真菌药物的选择
氟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可透过血脑屏障。
氟康唑、氟胞嘧啶以原形通过***排泄的量>80%。
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以原形通过***排泄的量<2%。
临床主要根据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特点、感染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真菌药物。

例如:
1.侵袭性肺曲霉病
首选伏立康唑,备选艾沙康唑。


2.念珠菌病
流感染:首选卡泊芬净或米卡芬净。
尿路感染:首选氟康唑,备选两性霉素B(氟康唑主要以原形通过***排泄)。



3.隐球菌病
脑膜炎:首选氟康唑,严重者选用两性霉素B。
脑膜炎: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维持期选用氟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可进入脑脊液)。

4.毛霉菌病
首选两性霉素B,备选艾沙康唑。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 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1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